《大醫精誠》全文及白話譯文 | 健保診所維基百科
《大醫精誠》出自唐代孫思邈著作《備急千金要方》的第一卷。這是論述醫德的一篇極重要文獻,它廣為流傳,影響深遠。我們非常推崇《大醫精誠》中表述的「 ...
《大醫精誠》出自唐代孫思邈[1]著作《備急千金要方[2]》的第一卷。這是論述醫德的一篇極重要文獻,它廣為流傳,影響深遠。我們非常推崇《大醫精誠》中表述的「精誠」理念,故將其放在A+醫學百科網的最重要位置,以此勉己勵人。
《大醫精誠》論述了有關醫德的兩個問題:第一是精,亦即要求醫者要有精湛的醫術,認為醫道是「至精至微之事」,習醫之人必須「博極醫源,精勤不倦」。第二是誠,亦即要求醫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養,以「見彼苦惱,若己有之」感同身受的心,策發「大慈惻隱之心」,進而發願立誓「普救含靈之苦」,且不得「自逞俊快,邀射名譽」、「恃己所長,經略財物」。
《大醫精誠》原文張湛[3]曰:「夫經方之難精,由來尚矣」。今病有內同而外異,亦有內異而外同,故五臟[4]六腑[5]之盈虛,血脈[6]榮衛[7]之通塞,固非耳目之所察,必先診候以審之。而寸口[8]關尺,有浮沉[9]弦緊之亂;俞穴[10]流注[11],有高下淺深之差;肌膚[12]筋骨[13],有厚薄剛柔[14]之異。唯用心精微者,始可與言於茲矣。今以至精至微之事,求之於至粗至淺之思,其不殆哉!若盈而益之,虛而損之,通而徹之,塞而壅之,寒而冷之,熱而溫之,是重加其疾,而望其生,吾見其死矣。故醫方卜筮,藝能之難精者也,既非神授,何以得其幽微?世有愚者,讀方三年,便謂天下無病可治;及治病三年,乃知天下無方可用。故學者必須博極醫源,精勤不倦,不得道聽途說,而言醫道已了,深自誤哉!
凡大醫治病,必當安神定志,無欲無求,先發大慈惻隱之心,誓願普救含靈之苦。若有疾厄來求救者,不得問其貴賤貧富,長幼妍媸,怨親善友,華夷愚智,普同一等,皆如至親之想,亦不得瞻前顧後,自慮吉凶,護惜身命。見彼苦惱,若己有之,深心凄愴,勿避險巇、晝夜、寒暑、飢渴、疲勞,一心赴救,無作功夫形跡之心。如此可為蒼生大醫,反此則是含靈巨賊。自古名賢治病,多用生命以濟危急,雖曰賤畜貴人,至於愛命,人畜一也。損彼益已,物情同患,況於人乎!夫殺生求生,去生更遠。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為藥者,良由此也。其虻蟲[15]、水蛭[16]之屬,市有先死者,則市而用之,不...